Tuesday, 18 November 2014

《孔乙己》作業-章老師班

章老師班作業:

請結合課上的講解分析,在1130號前完成下面《孔乙己》的思考題,先做先得。回應時把題目復制下來再進行回答:

第一部分:每人一題,有個別題目是兩人完成:
1. 小說開篇描寫魯鎮的酒店的格局及顧客的特點,有什麼作用?
2.「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」這話,有甚麼特別的用意?
3. 孔乙己為甚麼會淪落到要東西?這反映出他的甚麼性格?
4. 小說中第四段及第段都以「眾人都哄笑起,店內外充滿快活的空氣」作結。 2人)
(1)究竟是甚麼原因「眾人都哄笑起來」?
(2)店內外充滿的真是「快活」的空氣嗎?
5. 「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,可是沒有他,別人也便這麼過。」作者寫這句話有甚麼用意?
6. 丁舉人和孔乙己同是書人,酒客們對他們的態有甚麼同?為甚麼?
7. 孔乙己被打折腿後,人們怎樣對待他?這又反映了甚麼社會現象?
8. 孔乙己在性格和為上有哪些優點和缺點?至少各舉出三點,並結合例子分析。2人)
9. 小說中哪些地方可表示出孔乙己總念不忘自己讀書人的身份?
10. 小說中重複提到掌櫃「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」這句話,有甚麼作用?
11. 作者透過孔乙己的遭遇,來反映當時社會的甚麼現象?作者反映這些現象,目的是甚麼?

12. 這篇小說的結構有什麼特點?是否只是順敘?你對這樣的結構有何看法?
13. 這篇小說用了什麼樣的敘事法?有什麼好處?
14. 這篇小說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?請舉例說明。


第二部分:(每人選做一題,每題限定8人)
1.   假設你是孔乙己,就“竊書”一事寫一段至少50字的內心獨白。
2.   假設你是丁舉人,就“打折腿”一事寫一段至少50字的事發經過。

Tuesday, 11 November 2014

3《傷逝》

章老師班作業:

兩個人一組,在1月23號前回應下面的問題:
1、涓生和子君人物形象分析。結合例子,側重分析他們的愛情觀。
2、你們認為是什麼造成了涓生和子君愛情的幻滅?舉例分析。

禹老師《傷逝》點評:涓生和子君
《傷逝》是「涓生手記」,也就是男主人公涓生自述一段愛情經歷。但是,女主人公子君在哪裡?在小說中,我們看到的子君是甚麼樣子的?子君的故事是如何呈現出來的?仔細想想,作為讀者的我們,只看到涓生眼中的一個子君,而「完整的」子君,或者「真正的」子君,卻被遺棄在一個角落。這兩個子君有甚麼不同呢?涓生眼中的子君,有愛、多情,但是任性、幻想。在兩人生活陷入窘困之時,在涓生看來,子君變得敏感、多疑,這些在涓生看來,都有些「過份」。但是,子君為甚麼是這個樣子?仔細想想,子君的幻想,是不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依託?子君的敏感多疑,是不是因為對涓生的愛是她唯一的希望?離家出走,和涓生同居,子君沒有回頭路。如果愛不復存在,子君就進入絕境。這麼說來,敏感多疑真的無法接受?仔細想過,作者寫出涓生眼中的「子君」,而另外一個子君,卻只有我們讀者仔細思考才能體會到。在一個「男權」的社會,涓生雖然生活不順利,但作為男人,畢竟還有重新開始的希望。而一個勇敢出走的女子,背棄舊傳統就是「背水一戰」,需要極大的勇氣,失敗之時,也要付出生命的代價。子君的悲劇在此。相比之下,涓生自我中心多過體諒他人,偏狹自私多過理解寬容。對比子君和涓生,讓我們看出那個時代最灰暗的一面。

《傷逝》賞析
http://www.ruiwen.com/news/60831.htm

2《祝福》


  1. 小說為甚麼以《祝福》為題?這和主人公祥林嫂的故事有甚麼聯繫?
  2. 「我」在小說中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?通過描寫「我」這個人物,作者表達甚麼樣的思考?
  3. 祥林嫂如何出場?祥林嫂出場的描寫,如何產生一個震撼的效果?和小說的主題有甚麼關係?
  4. 祥林嫂出場,和「我」有一段對話。面對祥林嫂的提問,「我」如何應對?通過「我」和祥林嫂的對話,作者想要表達甚麼?
  5. 得知祥林嫂的死訊,魯四老爺一家人如何發表評論?從語言描寫中,作者如何呈現冷酷的人情和社會狀況?
  6. 來到魯四老爺家之前,祥林嫂的身世如何?她為甚麼要出來做工?作者如何描寫她初到魯四老爺家的情形,由此要說明甚麼?
  7. 祥林嫂為甚麼會被「搶走」?被搶走前後,周圍人的反應如何?通過祥林嫂被搶會婆家的一段描寫,作者想要呈現甚麼樣的社會情況?體現甚麼主題?
  8. 祥林嫂「抗婚」一幕,在小說中非常引人注目。在祥林嫂的一生的不幸遭遇中,「抗婚」有甚麼特殊的意義?
  9. 作者如何描寫祥林嫂被逼成婚的一幕?衛老婆子在其中擔當甚麼角色?作者從衛老婆子角度敘述這件事,達到甚麼特別的效果?
  10. 再次來到魯家的祥林嫂,和以前有甚麼不同?作者通過甚麼描寫,展示祥林嫂的生活哪些方面變得好些,哪些沒有變,甚至變得更壞?
  11. 祥林嫂講述自己的不幸遭遇,悲痛欲絕。但旁觀者如何做出反應?作者用了哪些精彩的描寫,哪些傳神的詞句,在對旁觀者的描寫中,凸顯小說的主題?
  12. 為了挽救自己的命運,祥林嫂做出了甚麼努力?效果如何?類似的努力在她的生活中有過幾次?每次有甚麼相同之處?而結果又是如何?
  13. 小說的結尾如何和開頭形成呼應?「祝福」的場景和祥林嫂的遭遇如何形成對比?作者選用和哪些詞語,用了甚麼樣的語氣語調,在結尾之處使得小說的主題得到昇華?
  14. 小說的結構有甚麼特色?時間順序如何編排?在其中如何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?
  15. 普遍認為,魯迅寫這篇小說,是要批判封建社會「父權」、「族權」和「神權」觀念的危害。祥林嫂如何在這三「權」重壓之下,一步步走向悲慘的結局?
章老師班作業:一人一題(第11、13題可以2人合作),請於12月14號前完成。

1《孔乙己》禹老師班

一個「怪人」的故事,被人取笑、嘲弄的流浪漢,但是自我感覺很好。為甚麼會這樣呢?孔乙己引以為榮的,究竟是甚麼?出了甚麼問題,讓這個可憐的人成了笑柄?唯一一個「穿長衫」但是「站著喝酒的人」,作者這樣的描寫概括,可以說是神來之筆。小說結構工巧,前後穿插,從回憶到現實,時空往復變化,第一人稱「我」眼中的孔乙已,和「我」有交往互動,也是「我」眼中的人生過客。結尾輕描淡寫,但動人心魄:「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」。看得出其中措辭自相矛盾之處嗎?其中辛酸,仔細品味才能悟出來。



1.     小說開篇描寫魯鎮的酒店的格局及顧客的特點,有什麼作用?

2.     第一人稱「我」如何引出主人公孔乙己的故事?

3.     「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」這句話,有甚麼特別的用意?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4.     「孔乙己」是人物的真名嗎?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?說明甚麼?

5.     孔乙己為甚麼會偷東西?這反映出他甚麼樣的身世和性格特點?

6.     為甚麼作者寫到「孔乙己品行卻比別人好」?從中看到孔乙己性格的哪些不同的方面?舉出相應的事例來說明。

7.     小說幾次寫到「眾人都哄笑起來,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」。 人們為甚麼要「笑」? 「快活的空氣」意味著甚麼

8.     孔乙己教「我」認字,我的反應是甚麼?為甚麼?

9.     「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,可是沒有他,別人也便這麼過。」作者寫這句話有甚麼用意?

10.  丁舉人和孔乙己同是讀書人,酒客們對他們的態度有甚麼不同?為甚麼?

11.  「喝酒的人」和掌櫃的對話,說的是甚麼事?二人講話的內容、對話的方式和講話時的神情,顯示出甚麼?

12.  孔乙己被打折腿後,小說對孔乙己和眾人的描寫,和前文如何形成呼應?又出現了甚麼變化?

13.  小說中有哪些精彩的細節描寫,造成逼真的效果,增加小說的藝術魅力?

14.  在小說中,「直接描寫」和「間接描寫」如何達到完美的結合,全方位呈現孔乙己的特點?

15.  小說中重複提到掌櫃說「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」這句話,有甚麼作用?

16.  分析「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」一句。作者選用甚麼樣的詞語,傳達甚麼樣的訊息,呈現甚麼樣的觀點和情感?

17.  小說如何用人稱(第一或第三人稱)和時間順序(順敘、倒敘或插敘),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?